问世之诗中国古代十大诗人

  • 历史
  • 2025年03月15日
  • 在中国文学史上,元好问(1190-1257)是一位杰出的诗人、文学家和历史学家,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金朝文化的高峰,也是中唐以后的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元好问出生于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,他的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,是唐诗人元结的后裔。 七岁时,元好问就能吟诵诗歌,十四岁开始学习郝天挺门下的书法和文学。六年后,他已经精通古典文献,并且在文坛上崭露头角。在金朝兴定五年(1221)他考取进士

问世之诗中国古代十大诗人

在中国文学史上,元好问(1190-1257)是一位杰出的诗人、文学家和历史学家,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金朝文化的高峰,也是中唐以后的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元好问出生于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,他的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,是唐诗人元结的后裔。

七岁时,元好问就能吟诵诗歌,十四岁开始学习郝天挺门下的书法和文学。六年后,他已经精通古典文献,并且在文坛上崭露头角。在金朝兴定五年(1221)他考取进士,但并未获得任职机会。他在正大元年(1224)中博学宏词科,被授予儒林郎一职,并充当国史院编修官。此后,他历任镇平、南阳、内乡县令等职务。

八年秋,受诏入都担任尚书省掾、左司都事,再次转为员外郎。但随着金朝的灭亡,他选择不仕而居,不久即去世。在其生前与晚期,有许多著名的诗作被创作出来,如《岐阳》、《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》等,这些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国家破败和百姓苦难的情景。

除了这些“丧乱诗”,元好问还留下了一批写景诗,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绘和豪放情感。如《游黄华山》中的“湍声汹汹转绝壑”、“雪气凛凛随阴风”等句子,就用力度千钧的大气磅礴笔势,描绘出了黄华山瀑布奇观,让人感受到雄壮豪放之感。

此外,元好问还涉足散曲领域,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他也曾编有《中州集》,保存了大量金代文学作品,其中包括他的个人著作以及其他才子的佳作。这使得他成为了金末至明初的一位重要文艺人物,在中文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