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来聊聊白居易的三首诗从静夜思到赋得古原草送别

  • 名句
  • 2025年05月19日
  • 白居易的三首诗:从《静夜思》到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 在中国文学史上,白居易(772-846年)被誉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、人生、历史等主题的独特描绘而闻名。白居易的诗歌不仅语言流畅,而且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关怀。在他的作品中,有三首诗特别值得我们一提,那就是《静夜思》、《早发白帝城》和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,这三首诗各自展现了不同的景象与情感,但都承载着作者对于生活

我来聊聊白居易的三首诗从静夜思到赋得古原草送别

白居易的三首诗:从《静夜思》到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
在中国文学史上,白居易(772-846年)被誉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、人生、历史等主题的独特描绘而闻名。白居易的诗歌不仅语言流畅,而且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关怀。在他的作品中,有三首诗特别值得我们一提,那就是《静夜思》、《早发白帝城》和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,这三首诗各自展现了不同的景象与情感,但都承载着作者对于生活、时光和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。

第一首是那熟知的《静夜思》,它开篇就问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”这句问话仿佛是在询问月亮是否真的落在地面上了,其实却透露出一种孤寂与向往。接着他写道: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这里,“故乡”的概念不仅仅是地理上的位置,更是一种精神归属,是作者心中的温暖所在。他在异国他乡度过漫长的一夜,却无法摆脱对家园的渴望,这种情感让人感到共鸣。

接下来,我们来看看第二首,《早发白帝城》。这是一幅动人的江水滩边风景画,它描述了一位旅途中的行者,在黎明破晓之际,在成都附近的大渡口(今重庆市奉节县)乘船扬帆起航。这段文字中,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”的意境,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而宁静的大渡河畔,从容告别那个即将消失的地平线,同时期待着新的旅程。而“两岸猿声啼不住”,则用鸟语代替人类的声音,以此形象地描绘出那片无人之境下的原始音响。

最后,还有第三首,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,这是一篇充满离愁相逢难的情感的小品。在这个小品中,作者通过“赋”字这一隐喻,将自己的情感寄托给那些野生的青草。“青山依旧入画屏,不见芳菲只余红。”这里面的“红”,既指的是春天剩下的最后几朵花,也隐喻着时间留下来的痕迹,即使美好的东西随时间推移逐渐消失,只留下些许残香。这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,以及未曾实现的情感交流,都让人心生惆怅。

总结来说,尽管这些作品表面上看似简单,却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。每当我们阅读这些经典,我想你也会像我一样,被它们带入一个遥远又贴近的地方,那里,你可以听到岁月轻轻吹过的心声,与百年前的人们一起分享他们对生命意义的一份思考。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