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风流张翥的诗行如歌
张翥,元代诗人,以字仲举闻名于世,其生平事迹与李白的风流韵味不谋而合。自幼随著名文士李存研读经典,勤奋好学,使得他的诗文才华横溢,不仅在当时广受推崇,更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。
张翥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变迁,他曾因家境贫寒四处漂泊,却又因为机遇相助,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。在他的一些作品中,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同情心。他笔下的农民形象,如《□农叹》中的老汉,他们为了军粮千里迢迢前来,但却遭受无情打击,回到家中,只能仰天哭欲死,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深沉的人间悲凉。
此外,他还有如《人雁吟》的抒情之作,其中“叹息人穷不如鸟,何日相随如雁归”这样的句子,也反映出他对于人民苦难的关切。虽然他的词汇不及诗歌那样丰富细腻,但也有一些慷慨苍凉之作,如〔沁园春〕《广陵九日,与刘士□、成元璋泛舟邗沟》,这些作品在豪放之中寓含着对人世炎凉的深刻理解,为清代文学界所称道。
然而,由于张翥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,最终命运多舛地去世,所以许多珍贵的手稿散失无存,现在能够见到的主要是他的《蜕庵诗集》4卷以及词2卷。这一部分遗失,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令人惋惜的大损失,因为它可能包含了更多关于这位伟大诗人的宝贵信息和艺术创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