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烂王三十年苦圆作家梦创业故事演讲稿

  • 诗人
  • 2025年04月26日
  • 王继学,一个在青岛城阳区被称为“破烂王”的63岁老人,经历了三十年的辛酸与坚持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小说出版。2002年3月,他的《末唐风雷》一书问世,这是他多年的心血结晶。 从1939年出生于山东高密农村的小王继学起,就遭遇了不幸。他在姥姥的抚养下长大,但因家境贫穷只能辍学,从小就要早当家。解放后才有机会重返校园,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充满了挣扎和困难。 1950年代,小王继学开始对文学产生兴趣

破烂王三十年苦圆作家梦创业故事演讲稿

王继学,一个在青岛城阳区被称为“破烂王”的63岁老人,经历了三十年的辛酸与坚持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小说出版。2002年3月,他的《末唐风雷》一书问世,这是他多年的心血结晶。

从1939年出生于山东高密农村的小王继学起,就遭遇了不幸。他在姥姥的抚养下长大,但因家境贫穷只能辍学,从小就要早当家。解放后才有机会重返校园,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充满了挣扎和困难。

1950年代,小王继学开始对文学产生兴趣,这种爱好并未因此而减弱。在工作之余,他还是会拿笔墨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故事。他曾写过短文《老师——妈妈》,并且因为这篇作品获得了一些认可。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追求文学梦想的决心。

然而,1960年代,“”运动来临,对王继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。虽然他没有直接卷入政治斗争,但是作为一个有文字才能的人,他也受到牵连,被迫承担一些错误,并且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时间。但即便如此,文学对于他来说仍然是一条生命线,在无数个夜晚,他用最简单的手工工具在黑暗中写作。

1970年代后期,生活给予了王继学新的挑战:两个儿子的出生加剧了家庭经济压力,而他的小说创作也面临着出版上的困难。在这种情况下,为了维持家庭生活,王继学不得不回到捡破烂做事。而尽管如此,他依然没有放弃写作,每天晚上都会找到时间继续完善他的长篇小说初稿——《末唐演义》。

经过多次修改和投递,《末唐演义》最终在1995年由青岛出版社正式出版。这部作品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环,它以其深厚的情感、细腻的心理描绘以及精湛的手法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赞誉。
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:能不能用捡破烂换来的钱买书?答案显而易见,是可以的。但更令人震惊的是,那个每天都在街头巷尾忙碌的老人,还能写出那样的一部优秀的小说。这个故事,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如何克服困难实现梦想,更是关于坚持与毅力的力量,以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。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