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是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走的呢郁亮的创业故事

  • 知识
  • 2025年03月06日
  • 从职业经理人,到地产行业大佬的蜕变,郁亮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。进入2011年后,郁亮明显地变瘦了。与以往那个白白胖胖、不温不火的郁总判若两人。伴随其形象转变的,是郁亮的风格。在与媒体记者的对话和交流中,郁亮常常抢白记者的问题,用一种幽默、轻松却带有一种压迫感的方式将问题反抛回去。在化解了问题尖锐性的同时,也为他自己赢得了回旋余地。一种全新的郁亮风格诞生,机智,强势,却又不失幽默。 郁亮更敢说了

他是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走的呢郁亮的创业故事

从职业经理人,到地产行业大佬的蜕变,郁亮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。进入2011年后,郁亮明显地变瘦了。与以往那个白白胖胖、不温不火的郁总判若两人。伴随其形象转变的,是郁亮的风格。在与媒体记者的对话和交流中,郁亮常常抢白记者的问题,用一种幽默、轻松却带有一种压迫感的方式将问题反抛回去。在化解了问题尖锐性的同时,也为他自己赢得了回旋余地。一种全新的郁亮风格诞生,机智,强势,却又不失幽默。

郁亮更敢说了,在不同的公开场合,甚至主动调侃他与王石意见不合的传闻、刘爱明等高管出走与他有关的传闻,毫不回避,主动澄清。看似无意提及,实则有意为之,早年担任过财务总经理的他谨慎与沉稳仍然掩饰不住。

从职业经理人到地产行业大佬,从南方某小渔村到深圳的大都市,从外贸公司的一名员工到万科的地产商,从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毕业后的北漂者到万科集团副总经理,再从副总经理一职升至CEO,他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。他收获的是自信。

1965 年12 月出生的江苏苏州人,他母亲是一位普通工人父亲是一位工程师。这份家庭背景让他的理科成绩非常出色,在考入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时,其数学成绩是满分。他最爱读书是罗曼·罗兰的小说《约翰·克里斯朵夫》和威廉·曼彻斯特的小说《光荣与梦想》,而这两本书似乎构成了这个年轻人的理想底色:约翰·克里斯朵夫奋斗的一生让他极为着迷;而《光荣与梦想》里的美国断代史,则让他收获了一种自信——一个在纷乱中崛起的人类社会就是成就一个凡人的舞台。

此时,一群梦想家和淘金者试图将这个名为“深圳”的地方建造成为蓝图上的“理想国”。1988 年大学毕业后,他做出了去深圳选择。那时,他觉得变化就是理想。而两年后,由于业务萎缩,他向领导提交了一份厚厚建议书,但建议书交上去便石沉大海。他想到离开,那时候见到了王石,并加入万科。

1990年代初期,当王石要将他的公司打造成多元化、集团化军团时,那个叫做北京大学国际经济专业毕业,有着数学满分成绩的小伙子决定加入。当那份厚厚建议书被王石看完并标记后,这个小伙子决定留下继续追求自己的目标。

加入万科后,他主要工作是证券和投资。1993 年5月28 日 万科4500 万B 股挂牌发行,而当时45岁的人才刚刚开始他的旅程。此次B 股发行,不仅获得资本,也获得了国际投行质疑,他们并不认可万科多元化,当时他们犹如章鱼触角已经伸到了地产零售证券工业文化,就连蒸馏水电影都有布下的棋子。但即使面对质疑,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道路,因为他们知道这只是市场给予的一个机会。而那个靠近机场位置偏远但却意外获得海归追捧的地方,就是上海云海山庄开售的地方,那一年还是农田,只有稀稀拉拉耕牛拖拉机而已。而那个判断中国未来的造城运动将给大众住宅市场无限空间的地方,就是未来发展的地方,而现在正处于那片土地上,一千亿历程也正在这里悄悄展开。

2000 年,在一次采访中,被评价为踏实细腻,这应该是一名优秀管理人员必备美德。但如果你觉得这两个词还欠缺一点杀伤力的话,那就错了。军人出身的人物,还送给对方一个评价—重剑无锋。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他开始实施“海盗计划”,挖掘人才,并通过可转债募集资金。这完全可以视作储备性发力的准备。当年的万科收入达到24 亿,但那时候已经在想要用五年的时间做100 亿。不过,即使面对顺驰强力的挑战,最终还是坚持自己的愿景,并且成功达成了这一目标,使得每个人都认识到了其中蕴含深刻意义的事情发生的时候,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它所代表的是什么?

2010 年,一千亿目标提前四年实现。那一天,对每位员工发出的通知邮件语气平静,没有特别兴奋。如果真有什么特别之举的话恐怕就是几天后的纪念币——正面镌刻1000 亿数字背面则是珠穆朗玛峰,因为那一年又一次登上了那里。此刻,无论是在内心喜好平静的人生未免有点机械化,或许对于那些曾经送来任何标签的人来说,这样的生活方式可能太过简单,但事实上,这并非该人物脸谱,而事实上,该人物一直在心中外界送来任何标签。他并不喜欢自己的人生以及成功被一种简单方式总结(包括自己)。如果说曾有一段时间,每年都会送给自己一块价值不菲名字表来“奖赏”自己的话,那么最近三年发现这种方式证明自己未免有点儿浅薄之后,就找到了更加有趣验证身体和意志减肥的事项——体重从75 公斤减少至64 公斤,用此作为20 周年的礼物向过去发送信息。

14年前46岁的地球守护者开始第一次登雪山。一路下来,每一次登山都是永远无法得到的心灵之旅。13年后45岁的地球守护者首次踏上了雪山之巅。一路下来,每一步都是挑战自我的旅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