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结一心创业致富下岗女人的逆袭故事
朱金凤曾是沟帮子镇机电厂的一名职工,在那个时期,她的生活虽然不富裕,但依然平静而安详。然而,80年代后期,当机电厂倒闭时,朱金凤失去了长年以来的稳定工作。她深知自己必须为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,而她自己却无法承受一分钱的开销,这份无助让她的心情变得沉重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朱金凤在经历了一次意外之后,她被诊断出患有绝症。面对这样的打击,她既感到绝望又充满了愧疚,因为她无法向女儿坦白自己的困境。这段艰难岁月中,只有一个念头不断地在她心中盘旋:要如何才能维持家庭的生计?
在沈阳住院期间,朱金凤目睹了许多女性出租车司机,他们坚强和独立触动了她的灵感。她决定不顾医生的劝阻和丈夫的反对,一方面继续治疗,一方面学习汽车驾驶。在那漫长而痛苦的学驾过程中,由于身高不足,她不得不坐在坐垫下方放置砖块才能够把握方向盘,每天都是一场战斗。
几个月后,朱金凤终于拿到了驾驶证,并购买了一辆旧面包车。她开始一个人开车卖票,不顾风雨、寒冷与酷暑,只为了赚取更多收入。当时,她成为了唯一一位跑车的人中的女司机。
当1991年的春天来临之际,经过三年辛勤工作,朱金凤积累了三万元多元储蓄。那一年,她前往北京复查身体,却发现街上人们用白面换大米的情况,这个现象让她想到家乡的大米市场。于是,在丈夫帮助下,他们使用这些积蓄建厂房并购置设备,最终开始了米业加工的事业。
创业路上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,从寻找粮食到雇佣四轮车运输,再到夜以继日地加工,大部分时间里她连午餐都没有吃过。而最难熬的是那些寒冷透顶的手脚以及稻糠呛咳的情景。但即便如此,也没有阻止这位柔弱女子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毅力。
经过几年的奋斗,最终2000年的时候,五峰米业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。企业迅速壮大,其资产总值达到1.5亿,而员工数量达到了2000人。此外,还引进日本佐竹全自动水稻深加工生产流水线20条,使得其产品遍布全国26个省市,并出口至俄罗斯、蒙古、日本、韩国及吉尔吉斯坦等国家或地区,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与荣誉。
尽管取得辉煌成就,但朱金凤仍然渴望更多。她始终思考着如何提升产品附加值,以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心愿。在谈论未来计划时,她提出了“米糠油”项目,该项目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并增加经济效益。这项新保健食品用油已经完成技术引进与基础设施建设,并从德国引进生产线2条,同时安装调试完毕。一旦投产,可年产精品8000吨,有望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,为五峰集团注入新的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