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人创业故事案例从下岗女子到致富传奇的逆袭之旅
朱金凤曾是沈阳的机电厂职工,生活虽然不富裕,却也安稳。然而,80年代后期,当她失去了铁饭碗时,她不得不面对一片未知。她为女儿的未来感到愧疚,但又无法倾诉,因为每一分钱都必须精打细算。
病痛折磨着她,医生宣判了她的绝症。当她躺在病床上,她的心情跌至谷底。工作丢掉了,医疗费欠下债务,又被疾病缠绕,她几乎失去了希望。但朱金凤并没有放弃。她从沈阳住院期间看到许多女性出租车司机,这激发了她的灵感。她决定用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开车。
尽管身体虚弱,她还是坚持下来,在几个月后获得驾驶证。在那之后,她购买了一辆旧面包车,并开始自己开车卖票。无论白天黑夜,无论寒冷炎热,都有她一人独自前行。她成为了当时唯一的一位女性司机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道光明露出了端倪。1991年,经过三年努力,朱金凤积累了三万多元钱。这一年,她在北京复查身体时注意到人们用白面换大米的事情,这让她想到家乡的大米资源,便萌生了创业之想。
于是,她和丈夫将积蓄用于建厂房、购置设备,最终成立了自己的米业加工企业。这次创业充满挑战,不仅因为粮源不足,而且因为日夜奔波,以至于有时候连午饭都不顾及。而最艰苦的是在寒冷中跟随押粮,有时手脚都失去知觉。但朱金凤坚持下来,不断地扩大企业规模。
2000年,由于几年的发展,五峰米业集团资产总值达到1.5亿元,有24个分厂和2000名员工。此外,还引进日本佐竹全自动水稻深加工生产流水线20条,每天能处理500吨产品,并出口到俄罗斯、蒙古、日本、韩国等国家和地区。公司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。
但对于朱金凤来说,还远远不是完成而已。她始终思考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,使农产品实现更深入的加工。不过,由于年龄原因,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在心中的愿望,不过这并不会阻止她的追求与创新精神,而是让这一切变得更加耐心与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