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
暮秋独游曲江:荷叶初生时,春恨萌发;荷叶凋零时,秋愁成熟。深知身在情长在,望着江头的流水声,不禁心中涌起无限怅惘。李商隐,以其卓绝的文学才华,将自己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慨融入这首诗中,让人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情意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。
李商隐(813-858),字义山,号玉谿生,是唐朝著名诗人之一。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小官僚家庭,但早年即展现出非凡的文学才能,被牛僧孺赏识担任幕府巡官。在后来的仕途中,他先后受到牛李两党人的重视和提拔,并娶了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之女为妻。但他也深受朝廷内斗和宦官权力的影响,这些社会背景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,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悲凉与哀愁。
《暮秋独游曲江》中的“荷叶生时春恨生”,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期待与欣赏。而“荷叶枯时秋恨成”,则是指那些美好的东西最终会逝去,只留下悔恨。这两句诗之间,便是由希望转变为失望,从欢乐到悲伤的一个过程。同时,“深知身在情长在”说明了尽管时间流逝,但是对往昔情感所持有的执着依旧不减,而“怅望江头江水声”则表现出了那种无法言说的、只能通过自然界声音来传递的情绪。
此外,《暮秋独游曲江》还被认为有着关于李商隐前恋人的故事,即他曾经有一位小名叫“荷花”的恋人,她因病早逝而让李商隐感到无比的心痛。在这个故事里,每当看到湖边繁盛的荷花,都会触发他对过去美好但已逝去的事物的回忆和思念。
总之,无论是从个人感情还是历史背景来看,《暮秋独游曲江》都是一个复杂而又细腻的情感表达,它以简洁明快的手法描绘了一段既美丽又短暂的人生旅程,以及随后的离别与遗憾。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商隐作为一位伟大作家的艺术造诣,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时代限制的人文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