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烂王三十年苦圆作家梦难道不是创业故事分享中的感受心得吗
王继学:从捡破烂到出版作家,三十年苦圆梦
在青岛城阳区,有一个被称为“破烂王”的老人,他的名字叫做王继学。63岁的他,在2002年的3月终于拿到了自己30年心血写就的小说——《末唐风雷》。这本书厚重而香气浓郁,放在手中,王继学不禁喜极而泣。
童年磨难成长
1939年,王继学出生于山东高密的一个贫穷家庭。他母亲早早离婚,与父亲分开后,小继学便由姥姥抚养长大。在9岁那一年,他跟随父亲来到青岛生活。然而,因为家境贫寒,一年半后他不得不辍学去帮父亲卖烧饼和包子维持生活。
解放后的1952年,小继学重新踏入校门,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,再次被赶出学校。他决定继续学习,最终考进了青岛纺织专科学校,并在那里结识了许多朋友。
文学之路
1960年代初期,王继学开始发表自己的文章,并逐渐走上了文学之路。他参加夜大学习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,同时自修汉语言文学专业。在工作之余,他仍然坚持写作,将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融入他的作品中。
命运的转折
1979年的1月,经过多年的批斗与迫害之后,王継學恢复了名誉并再次回到车间工作。但即便如此,他依旧没有放弃对文学创作的追求。在白天接受批斗时,他会利用晚上的时间独自一人反锁宿舍门继续写作,这段经历成为了他日后小说创作中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。
收破烂卖钱
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家庭负担,王継學决定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。他开始收废品卖钱,为此夫妻俩一起努力工作,他们每天清晨起来打扫街道、垃圾场,然后将收集到的废品推给废品站销售。这份额外收入虽然微薄,但足以支撑他们日常开销,让两个儿子健康成长。
《末唐演义》的诞生
经过十几年的辛勤劳动与不断修改,《末唐演义》的初稿最终完成。尽管多次遭遇出版社拒绝,但未能阻挡住他的创意火花。1993年退休后的他,又一次翻阅资料,对初稿进行深度修改,最终在2018年,当地一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部巨著,使得“破烂王”也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作家。